(接上)
注 释:
①参见《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》各条,大地出版社出版。
②赵壹《非草书》说:“夫杜、崔、张子,皆有超俗绝世之才,博学余暇,游手于斯,后世慕焉。专用为务,钻坚仰高,忘其疲劳,夕惕不息,仄不暇食。十日一笔,月数丸墨。领袖如皂,唇齿常黑。虽处众座,不遑谈戏,展指画地,以草刿壁,臂穿皮刮,指爪摧折,见腮出血,犹不休辍。”
3参见郭沫若《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》一文。原载《文物》 1965年第6期。
4参见《兰序论辨》下编,章士钊:《柳子厚之于兰亭》;高二适:《兰亭序的真伪驳议》。
5参见《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》羊欣《采古来能书人名》。
6启功:《书法概论·馀论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7沙孟海:《沙孟海论书丛稿》。
8商承祚:《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〈兰亭序〉》,见《兰序辩论》下编,文物出版社出版。
9笔迹学,亦称笔相学,西文是graphology,一门研究笔迹与个人性格关系的科学。笔迹学认为一个人的笔迹特征反映了他的性格;世界上没有两个特征完全相同的笔迹。笔迹学特征不同的书写,自然出自不同的个人。
10参见《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》各条。大地出版社出版。
11韩愈:《石鼓歌》。见《历代论书诗选注》,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。
12应成一:“碑学与帖学”,载《书法研究》第四辑。
13见《中国书法大辞典》,香港书谱出版社、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,第221页。
14应成一:“碑学与帖学”,载《书法研究》第四辑。(见注12)
15王壮弘:《碑帖鉴别常识》,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。
16《怀仁集王圣教序》:太宗李世民撰序。高宗李治撰记,释怀仁集晋王羲之书。诸葛神力勒石,朱静藏镌字。唐咸亨三年(672)十二月刻。行书。石在西安碑林。《纪信碑》唐长安二年(7O2)7月立,勒碑人史正勤,石工张敬镌刻。《熹平石经》:汉熹平四年(175)立,部分由蔡邕书丹。
17《受禅表》:黄初二年(222)刻,黄锡蕃云:“《庚子销夏记》云:‘余按此碑昔人谓:王郎文,梁鹄书,钟繇刻石,为三绝”。
18参见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》:“王褒地胄清华,才学优敏,后虽入关,亦被礼遇。犹以书工,崎岖碑碣之间,辛苦笔砚之役。尝悔恨曰:‘假使吾不知书,可不至今日邪?’”
(全文完)
本文收入《北京书法家论文集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
2003年12月